新冠肺炎(COVID-19)爆发带给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挑战,至今超过185个国家及地区遭受其害。台北医学大学与国家卫生研究院联手研究发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医护人员与医院工作者首当其冲,感染率远高于一般民众,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
对于全球医疗体系来说,新冠肺炎临床的严重性和传播性一直是研究人员和公共卫生当局急需了解与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校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暨发展硕士学位学程高志文博士、意大利籍Dr. Mattia Sanna助理教授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温启邦名誉研究员,分析1,688名中国感染医护人员的症状开始时间与区域空间分布。【右图:左起温启邦名誉研究员、高志文博士及台湾大学公卫学院蔡旻光博士生等作者合影】
研究发现,武汉未预警、无配套的封城与监禁极端措施,显着增加武汉医护人员的新冠肺炎感染与预后情况。武汉医护人员染病后的严重度,远高于中国其他省分。这项以1,688名染疫中国医护为对象的研究,借由中国疾病管制署发出的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资料来源,以中国3个地区(武汉市、湖北省、中国其他地区)及其3个时间段(1/11~20、1/21~31、2/1~11)的演进,来比较染疫医护的重症百分比,及中国境内20~59岁受感染者中,医护人员的个案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s, CFR)。【左图:新冠肺炎重症率时间段比较】
从结果来看,这些染疫医护0.3%的病死率,显着低于29,798名年龄介于20~59岁中国新冠肺炎患者的0.65%;重症医护比例随3个感染与症状开始时段依序显着下降,新冠肺炎重症率从19.7%降至14.4%至8.7%。
从地理分布来看,重症患者比例由疫情爆发处武汉,显着向外递减,武汉市医护新冠肺炎重症率最高(17.3%),其次湖北省(10.2%)和中国境内(6.6%)。此外,2月1日之后,武汉市外149名染疫医护只有4%的人处于重症,且无死亡发生。
国卫院温启邦名誉研究员表示,由于新冠病毒突变等因素,并未在短时间发生造成新冠肺炎临床症状上的巨大差别,假设中国境内各主要城市医疗水平接近,比起其他省份,武汉市的个案病死率与医疗负担虽然更高,但中国政府也紧急从中国各地派42,600位医疗人员到武汉协助,相较于武汉本地医护,这些外省支援医护没有任何一位受到新冠肺炎感染,这表示疫情爆发初期的封城监禁,造成武汉市染疫医护比例大幅升高,且罹患后重症率亦较高,与封城及疫情早期医院隔离与发烧检疫措施失当有关。【右图:新冠肺炎三地区重症率比较】
针对这个结果,高志文博士进一步表示,这1,688名中国医护相对于一般民众有较低的病例致死率,可能是医护相对于一般民众有较好的医疗照护可近性,由此推断在受到适当医疗照护,新冠感染的预后显着改善。借由这份研究,可以得知COVID-19严重程度从爆发中心向外逐渐减少,进而避免采取过度、昂贵的极端防疫措施,避免医疗体系失能。截至4月底,中国总计3,055医疗工作者受新冠肺炎感染,48位医疗工作者死亡,绝大多数皆来自于湖北省武汉市。(文/公共卫生学院)【左图:COVID-19严重程度从爆发中心向外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