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8自由开讲 -- 从波兰医到AI时代的医学教育新挑战

20241208自由开讲 -- 从波兰医到AI时代的医学教育新挑战
◎ 李友专 (台北医学大学医师协会理事长)
随着全球化与科技的快速进步,医学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越来越多台湾学生选择赴东欧攻读医学,引发对医学教学品质的讨论;而人工智能(AI)的崛起,更对医学教育带来长远影响。
东欧医学教育:理性检视多元选择
东欧医学教育提供多元途径,有部分课程虽被批评临床不足、甚至无法考取当地执照,但也有一些院校已达国际水准。家长与学生应谨慎评估课程设计与认证条件,根据需求选择。这种多元化展现全球化趋势,也为学生探索不同文化与教育体系提供机会。
AI的崛起:医学教育的新冲击
其实AI发展对医学界的影响更为深远。自2022年ChatGPT诞生以来,短短两年内便通过美国医师执照考试(USMLE),展现了AI在医学领域的潜力。AI能处理大量数据,协助诊断与治疗,但也让医疗从业者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台湾医学教育必须因应这个现实,调整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在未来医疗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包括如何深入使用AI工具提升效率,同时保持专业敏锐度等。同时,这也需要突破现有的师徒制教育框架。
挑战传统,开创蓝海
现行临床教育多数采取师徒制模式,强调学生对师长的服从与专业知识的传承。虽然这种模式有效建立医疗的基本技能,但也容易产生过于听话的学生,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面对快速变迁的医疗科技,未来的学生应有挑战现状及破坏性创新的能力,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要主动思考如何改变既有的医疗模式,来因应与AI深度协作的未来医疗。未来的医学教育必须超越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挑战,并勇于跨越现有框架。
未来医学教育:技术与人文的融合
AI目前仍无法取代同理心与情感支持。北医校歌中提到「学好做人方做医」,便是强调医学生必须要具备同理心训练,真正把病人当作「人」,而非只看到「病」。跨域的人文跟科技训练也是非常关键,医师一句恰当的安慰有时比许多药物更有效,但是这些都需要花时间去学习,AI可以多承担记忆型的知识,医学生恰好可以腾出时间强化这方面的不足。
变革中的希望与可能
医学教育正面临东欧学习选择与AI技术挑战的深刻变革。以开放态度与人文价值为基础,我们可在变迁中找到新方向,激励学生挑战现状,目前医学界对于创新思维的极度保守态度必须被彻底改变,医师才能在未来医疗中仍佔有一席之地,为人类健康开创更广阔的可能性。
全文刊登: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88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