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醫師協會

:::

2019/07/16 北醫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 2019-07-17
  • 網站管理者(勿刪勿修改謝謝)
{{Alt_title}}

This is an image

北醫日前舉辦的加速器臨床策略工作坊,左起為比翼加速器執行董事陳彥諭、林俊茂博士、顧問陳兆煒醫師。


近年全球新創產業遍地開花,許多領域都有傑出的團隊引領時代的潮流,其中在智慧醫療與生醫方面,因為台灣醫療資源豐富,帶動了相關新創的蓬勃發展,臺北醫學大學(以下簡稱北醫)看準這股浪潮,成立「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不僅要結合醫院與學術資源,協助醫療新創發展,更要為台灣打造自己的「生醫矽谷」,促進地方繁榮。

北醫加速器的定位

談到北醫的特點,主導營運方針的臺北醫學大學事業發展處事業長林俊茂博士提到城市型大學(down town university)的概念,林俊茂認為城市型大學是新創發展的引擎,不僅會帶來更多的技轉、發明與技轉收入,每個學生受到的待遇也會更好,而北醫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型大學。

對於大學結合新創加速器這樣營運模式,北醫加速器顧問陳兆煒醫師認為,大學加速器現在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了,像是柏克萊(UC Berkeley)的SkyDeck以及史丹佛(Stanford)的StartX,北醫能讓團隊有機會使用一些學術的資源,出國與外國的新創圈交流,而且跟老師們也可以有比較密切的互動。

作為醫療產業的加速器,北醫將聚焦三大方向:數位健康(Digital Health)、人工智慧(AI)、醫療器材(Medical Device),這些也是目前醫療領域最為炙手可熱的幾個主題。

TMU inside策略

對於自身的優勢,陳兆煒醫師指出,北醫「1校6院」兼具學校與醫院的優勢,能提供新創團隊更完整的資源,包含臨床實驗的場域、醫生的參與等等。林俊茂事業長也表示,北醫提供的醫生臨床資源,可以在新創團隊的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POC)階段進場協助,由於醫生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可以提早告訴團隊,需要事先準備的事項,並避免可能的失誤與狀況,對團隊來說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與資源耗損。

此外,林俊茂事業長也提到,北醫會提供種子基金給有潛力的團隊,讓團隊在發展過程中運用北醫的資源及資金,林俊茂用Intel的「Intel inside」策略來比喻,未來這些新創團隊成長茁壯之後,也都會有北醫的元素在裡面,可以說是「TMU inside」。

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對於未來的願景,林俊茂事業長提到北醫的雙和B基地預計在2022年就會完工啟用,內中將會有很多為新創產業建置的設施,包含教學與研究單位、實驗中心與加速器單位,未來向北結合南港軟體園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向南有林口新創園區、新竹生醫園區,形成一條廊帶(Corridor),北醫想做的是,打造台灣的「生醫矽谷」。

對於台灣的「生醫矽谷」,林俊茂事業長指出在美國,有一些發展較落後的地區就是靠引進新創才發展起來的,如費城(Philadelphia)的Pennovation center或波士頓(Boston)的Seaport,因為有新創團隊就有募資,有募資就有投資者進來落地,他們的生活花費也都在這邊,藉此帶動城市發展,這種模型非常多,美國、荷蘭等地都有。如果台灣的「生醫矽谷」打造完成,不僅可以為台灣的醫療新創打開新局,更能帶動在地城鄉發展,促進地方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