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醫師協會

:::

2023.03.15.北醫大與附屬醫院攜手,全方位推動生醫新創

  • 2023-03-20
  • 網站管理者(勿刪勿修改謝謝)
{{Alt_title}}

面對全球化與社會的快速變遷,臺北醫學大學將校務發展結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全力貫徹實踐,並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作為發展定位。

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本校事業發展處這幾年陸續設立了北醫生醫加速器(TMU Biomed Accelerator, 2020)、北醫生醫設計創新中心(TMU Biodesign Center, 2021)等新創單位,並於今年2月進駐雙和校區生醫科技大樓,規劃產業研發中心與創新育成中心做為廠商進駐及產學合作場域,這是北醫朝創新型大學邁進所做的資源再整合,以擴大北醫產學的價值與效益。未來北醫整體的產學運作,也從原來由學校主責,改變為學校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等三家附屬醫院共同推動。【上圖:林建煌校長要將雙和校區打造成國內第一個結合大學、醫學中心及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生醫園區】【左下圖:校長(右1)視察雙和校區,確認是否符合使用單位的需求】

This is an imageThis is an image
回顧2022年,北醫在事業發展與產學應用上,已有長足的進展:產學合作金額超過6.39億元,專利技轉比例居全國大學之冠。2022年成立了愛立基生醫、強骨生醫等衍生新創公司,衍生新創公司累計達28家,實收資本額達17億元,並且有越來越多臨床醫師投入新創行列,實現北醫推動醫療創新(Medical Innovation)的方向與目標。【左圖:2022年亞洲生技大展,林校長(中)與吳介信副校長(左2),參觀北醫衍生新創諾康生醫,與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兼任諾康生醫董事,右2)合影】【右圖:2019年台灣醫療科技展,校長參觀北醫衍生新創公司攤位合影】

此外,北醫大持續培養創新創業高階人才,不論是Stanford Biodesign Program、SPARK計畫、萌芽計畫、育苗計畫、產博後計畫、教育部STEM計畫、RSC計畫等,都是在培育北醫的產業人才,與校內團隊合作,將我們在技術商轉與新創輔導平臺的量能擴大。北醫大不僅是全國首間與Stanford Biodesign Program簽約的大學,並於2022年再度續約,自2020年~2022年已有9位醫師/教師完成GFIT(Global Faculty in Training)培訓,2023年也已遴選出北醫大醫學工程學院郭聰榮教授、北醫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陳淑美醫師、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陳俊佑醫師、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曾健華醫師4位赴美培訓。

2023年北醫生醫加速器邁入第3年,過往累積的輔導經驗已經在業界發酵,2月已經啟動第4屆的招生;共有52組新創報名參加,其中有21組來自11個不同國家的團隊,最後共15組團隊獲選,其中有7組國際團隊,還有2家是北醫的:神瑞人工智慧/陳震宇副校長、Omnisurgica/吳孟晃醫師及陳兆煒醫師等新創團隊。

2020年建煌提出創新型大學發展定位時,就以「發展領先的創新研發成果,具備強烈的創業精神,使北醫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動力」,作為北醫下一個60年的發展方向。期待一校六院今後彼此學習激勵,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精進,發展具北醫特色的生醫事業,建立新創推動的品牌與樹立創新型大學典範。【下圖:事業發展處於3月4日舉辦「2023北醫大體系事業發展共識營」全體合影】
This is an image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林建煌謹誌2023/03